江火长歌作者:仝志明●雾中火把1947年,采石矶飘来的江雾,像一匹被岁月反复揉搓的亚麻布,低垂在天幕与水面之间,灰白里渗出铅青。雾深处,一盏煤油灯颤抖,火舌只有豆粒大,却固执地撕开夜色,像不肯熄灭的心脏。老韩——那年还叫小韩——提着它,踩着嶙峋乱石,给皖南电厂筹备处守夜。夜更深,霜意爬上厂房窗棂,像一层薄薄的银纱;小韩把棉袄裹紧,听江水拍岸,仿佛有人在漆黑里敲着铜鼓。混凝土底座刚浇完,水汽与水泥的热气交缠,...
铁流九月的宣言——献给2025·9·3胜利日作者:仝志明 东方的地平线,九点的钟声炸响,像砸回八十载的炮声,回膛,再上膛!礼炮八十响,一响一山河,把沉默的纪念碑震成嘶吼的钢!国旗拔节而起,在烈日下锻成刃口,每一步踏过血火,旗角铮亮着不屈的光!老兵举手,皱纹间仍迸溅硝烟,一声“到!”——让时间立正,让历史归队!总书记的声音,是雷霆的卷轴:“正义必胜!”——四字,压弯侵略者的膝盖;“和平必胜!”——四字,焊进导弹的脊椎;...
一排是精神旺盛的我们,一排是奋战一夜的伙伴,眼神传递着慰问的目光,内心翻滚着感激的波澜。辛苦了,同伴们,你们已经到达黎明的港湾,我们就要交接班。接过记载你们功绩的运行簿,接过使命赋予的神圣与庄严,接过疲惫的脸上洋溢的豪迈,接过你们的沉重嘱咐与期待。我们在接班簿上,把自己的追求签写,休息吧,亲爱的伙伴。为了戈壁待挖掘的宝藏,为了荒漠待开垦的良田,为了旅客回家的期待,为了在风沙中再造一个“新皖能”,你们在开关上留下庄重的指纹,...
加入皖能大家庭刚满两年,可总觉得和皖能的缘分早就悄悄结下了——小时候在皖能合肥公司长大,那时候它还叫合肥电厂,当时总觉得那大烟囱格外显眼,笔直地戳在天边,清晨会裹着淡淡的白雾,傍晚又被夕阳染成暖暖的粉橘色。它们身边的厂房里,轰鸣声从不间断,像极了一台巨大的织布机,把日子一针一线地织进我的童年……放学路上踩着影子跑过厂区围墙外的小路,墙内传来的汽轮机运转声混着风穿过冷却塔的呼呼声,像一首藏着力量的歌;...
姥爷的人生,是从牛背上被生生拽进枪林弹雨里的。十三岁那年,他还在田埂上赶牛时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,从此扛起枪杆,直到二十八岁在朝鲜战场上被炮弹炸伤,才算卸下戎装,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。从国民党部队到共产党队伍,他的军旅生涯像一部浓缩的战争史诗。跟红毛鬼子交过手,跟日本鬼子拼过刺刀,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,还亲手炸过美国鬼子的坦克、打过美国鬼子的飞机。侦察兵的机敏、炮兵的精准、警卫员的警惕、机枪手的勇猛…...
时间年轮走到了2025年,皖能迎来了四十岁的生日。40年,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之一粟;40年,在人的一生中也仅仅是度过了不惑之年;然而40年对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来说,却是一段凤凰涅槃的岁月。回望来时路,一群怀揣梦想的创业者、拓荒人,以雪亮的铁锹铲出亘古的滩涂,在沃野中播撒希望的种子,一座座皖能电厂在江淮大地茁壮成长。又快又好和谐发展是你的主旋律,创造业绩服务国家是你不忘的初心,走出安徽、放眼中国是你从未放弃的追求。...
皖能青年对集团未来的思考与担当站在产业研究院六楼的落地窗前,晨雾中的包河大道高架逐渐苏醒。四十载春秋,不过一瞬。所谓传承,不过是在每个夜晚点亮控制台时,让那团从五台小机组燃起的光焰,永远在江淮大地上奔流不息。在传承与创新的命题里我常常思索:当青春遇见企业四十周年的节点,我们这一代皖能青年人,该如何用科技创新的笔续写企业未来的壮丽篇章?一、时光深处的回响:解码皖能创新基因1985年的皖能,像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,...
九三上市敲钟响,百万机组立标杆。四秩风雨砺锋芒,皖能灯火照城乡。绿电新潮涌大江,光伏风电织锦章。储能巨塔储能量,垃圾焚转化宝藏。辅业扬帆助远航,煤轮破浪运煤忙。运检节能成效广,金融活水润八方。改革先锋探路长,长丰试点谱新章。氢能公交驰街巷,技术创新冠群芳。劳模身影闪金光,技改百项破迷障。传帮带徒倾囊相,敬业丹心映厂墙。扬帆万里越重洋,江布电厂送电忙。海外运维声誉旺,十二省市展锋芒。新程再启气轩昂,兴皖赋能续华章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