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能文苑

师徒

发布日期:2025.07.29

稿件来源:皖能马鞍山公司

点击次数:

在皖能马鞍山公司发电部脱硫运行班组,“老头儿”孙禺的名号无人不晓。这个带着几分亲切的称呼,无关乎年龄,是大家对这位扎根运行一线40余年的技术骨干最朴素的敬意。最近,这个名号常和另一个名字连在一起——外委单位皖能运检的张天赐。正是这对特殊的师徒,在近期的脱硫顶岗考试中拔得头筹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

“外委的咋了?干的都是一样的活儿,技术不分内外,能把活儿干好、把安全守住,就是好样的。你肯学,我就肯教。”这是孙禺第一次见到张天赐时说的话。那时的张天赐,刚接触脱硫系统,面对复杂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,常常急得满头汗。但孙禺看在眼里的,是这个小伙子下班后还抱着规程啃的韧劲,是操作时宁愿多跑几趟、多问几句也绝不马虎的认真。

“师傅从不嫌弃我底子薄,总说‘笨办法有时候就是好办法’。”张天赐对现场的管道走向、吸收塔的内部结构不熟悉,孙禺就拉着他在现场跑了一遍又一遍,拿扳手当教具讲原理。遇到专业术语,孙禺怕他听不懂,就打比方:“你就把浆液循环泵想成家里的抽水机,它‘偷懒’了,塔里头的‘活儿’就干不好了。”为了帮张天赐补理论短板,孙禺把自己多年来攒下的笔记搬了出来。那些泛黄的纸页上,有工整的脱硫反应化学方程式,有不同工况下的参数对比,甚至还有用红笔标注的“易错点”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孙禺的悉心教导下,张天赐取得了独立工作顶岗考试第一名的佳绩。在发电部脱硫运行班组里,“老头儿”孙禺带着徒弟张天赐巡检的身影,成了一道寻常而又感人的风景。这里没有“内外”之分,只有师徒间的倾囊相授与勤学不辍,在机器的轰鸣中,奏响了老马电关于传承与成长的协奏曲。(周仕保)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