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.11.15
稿件来源:admin
点击次数:
【颁奖词】锅炉检修老兵召之能战,以高超技艺应对急难险重,屡屡化解设备危机。创新研发旋风式清堵装置,广泛推广至全国电厂,创效显著。修复废旧设备,助力节约成本。四十年匠心独运,始成中流砥柱。精湛技艺传后辈,是马电班组建设标杆。
“李师傅,炉内情况如何?”
“一会还得进去再确认下……”
皖能马鞍山公司A修现场,两位浑身湿透、蓝色工装已看不清颜色的职工正在交谈。其中,那位皮肤黝黑、眼神专注的,便是检修锅炉二班副班长李道峰。
李道峰是皖能马鞍山公司一名检修“老兵”,在日常设备维护中凭借高超技能,能“妙手回春”。在紧急抢修、难题攻克、技术创新及设备改造等关键时刻,能挺身而出。奋斗奉献、精耕细作四十多年,成为锅炉专业班组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。
叮铃铃、叮铃铃……每当急促的班组电话铃声响起,李道峰的精神就紧绷起来。今年7月,集控运行人员来电急切反映,1号炉2斗提机突发故障,威胁到锅炉底渣系统的稳定运行,要求检修人员立即前往现场。李道峰瞬间从座位上站起来,第一时间安排好班组成员,带好必备检修工器具,投入抢修战。
夏日炎炎,面对“烤”验,他创新思维、灵活应对,一方面安排做好防暑降温后勤保障工作,一方面组织人力采取措施破解设备拆解难题。经过近12小时连续苦战,顺利消除斗提机故障,设备可靠投入运行。
应急处置抢在先,技术创新跑在前。李道峰迎难而上,积极处置“煤仓堵煤”这个棘手难题,主动参与技术攻坚,为技术研发提供第一手资料,协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研发“旋风式清堵装置”,成功应用于火电厂煤仓。这项技术还荣获多项科技创新奖项,更广泛推广至全国众多电厂,为公司创造近200万元效益,也为电力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了力量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皖能马鞍山公司1、2号炉引风机油站工业冷却水管道腐蚀严重、频繁泄漏无法隔离维修。针对这种情况,李道峰在班组首次提出带压开孔的技术思路,并带头精心规划管路走向,重新布管,利用机组调停检修契机,对两台炉引风机油站工业冷却水管进行全面改造,成功消除引风机工业冷却水管道腐蚀的设备隐患。
在检修工作中,李道峰发现锅炉水冷壁与二次风箱密封盒连接处焊缝出现裂纹,且总是出现在大风箱密封盒上下角。经过多方调研试验,最终他采取在大风箱密封盒与水冷壁之间四个角的位置加设护瓦,彻底解决该隐患,为锅炉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。他还将“磨煤机原磨辊油位检查门”改型为“快开检查门”,有效改善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状况。“李班长喜欢琢磨些小技改小创造,是行家里手。”锅炉二班一位老师傅对他连连称赞。多年来,李道峰凭着丰富的实操经验,共计修复了10台磨煤机磨辊升降液压缸、2台碎渣机减速机、15台吹灰器提升阀、60余只钢带清扫链托辊,为公司节约成本近20万元。
匠心传承,精益求精。“点检制改革后,转岗到锅炉专业的人员较多,李班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知识,帮助我们成长进步。”锅炉专业一位新人说。李道峰有针对性制定班组培训计划,对新人“传、帮、带”,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班组人员的技能水平显著提升,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也大大增强。
相关附件: